今年以来,越来越多的城市房价上涨,原先不少人还觉得上涨是昙花一现,但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从观望开始进场。
比如深圳从去年9月份算起,新房、二手房的均价已经连续六个月上涨。
用钱投票,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买房。今年4月份深圳新房住宅网签成交3695套,二手住宅网签成交5733套。
不过,我在《闭门直播》一直跟大家说:
接下来的楼市,是分化的楼市。
这一轮上涨的城市,也依然是分化的节奏。比如我们从去年9月份算起——
上图是按一线城市、二线城市和三线城市三种维度划分,从去年9月份,到今年3月份,各级城市的二手住宅房价环比情况。
可以看到,红线代表的一线城市,房价已经起涨。
绿线代表的二线城市,环比还处于下跌走势,意味着现在每个月的价格仍然比上个月低,但下跌的幅度小于灰线三线城市。
这张图的意义不仅仅是跟我们汇总一线城市、二线城市、三线城市最近半年的房价走势,还代表着,我们很多人手里的房子,尤其是二三线城市的,现在必须要做出决断,尽快卖掉了。
我们首先从个人的心理角度分析,也能理解一线、二线、三线城市的房价涨跌走势,为什么会这么悬殊——
假如你在三四五线城市,房价下跌了,但一线二线的房价在涨,你会不会慌?
我们会想当然觉得——不管事实是不是这样——一二线城市的房价都涨了,我三四五线本来就没它们发达,晚点涨也能理解。
但反过来,假如一二线城市,尤其是一线城市的房价都扛不住,你在三四五线,有多大的信心觉得自己的房价能不涨反跌?
所以无论是从城市的能级,还是市场情绪方面,一线城市都起到房价的龙头作用。
即便大量的城市房价下跌,只要前面的标杆——
一线城市,房价在领涨,后面的城市才会有希望,市场的信心不至于崩塌。
再深入一点,假如一线城市,尤其是北京、上海、深圳核心地段的房子都不敢买。
那么最好的做法就不是买哪里的房子,而是直接不用买了。
前阵子的学员日活动,我跟两个房产课的准学员聊天,也说到这个情况。
他们说,谭老师,好多人说三四五线城市的房价已经崩了。
我问他们,你在三四五线有房吗?
他们说没有。
既然没有,那崩就崩了,你没有就好啊!
一线崩了会带崩三四五线,反过来,三四五线崩了,反而会不会把三四五线城市的有钱人挤到二线?
假如二线城市的房价都扛不住,会不会把二线的有钱人挤到一线?
房地产虽然不是存量的零和博弈,但是我们普通人,承载财富的渠道就那么点,好资产就那么点,不放在靠谱的房子上面,放哪里?
现在就到了另一个问题:
为什么一线城市在领涨,部分二线城市能上涨?
换句话说,这些房价第一批上涨的城市,有什么共同点?
其背后的根源就在于:产业。
这里的产业,指的是产业的能级。每个城市都有各自依赖的支柱产业,比如农业、旅游业、制造业、高科技、金融业——
不同产业背后的高收入就业机会、人才吸引力,决定了城市房价能不能有源源不断的支撑力。
以深圳为例,深圳的四大支柱产业是:高科技、金融、现代物流、文化创意。